logo
banner
website
/
/
/
鸣凤山趣事之一

鸣凤山趣事之一

  • 分类:学术交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11-24 09:53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早春二月,第一个星期天。春节过后,忙活了数周的我,总算盼来了一个清闲的星期天。一觉醒来,已是早上八点多了。妻从客厅进来说:儿的大舅妈打电话来,要我们去玩。我说:好。便赶紧爬起来,匆忙盥洗后,骑上摩托车,带着妻,来到鸣凤河边儿舅家。

鸣凤山趣事之一

【概要描述】早春二月,第一个星期天。春节过后,忙活了数周的我,总算盼来了一个清闲的星期天。一觉醒来,已是早上八点多了。妻从客厅进来说:儿的大舅妈打电话来,要我们去玩。我说:好。便赶紧爬起来,匆忙盥洗后,骑上摩托车,带着妻,来到鸣凤河边儿舅家。

  • 分类:学术交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11-24 09:53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  早春二月,第一个星期天。
  春节过后,忙活了数周的我,总算盼来了一个清闲的星期天。一觉醒来,已是早上八点多了。妻从客厅进来说:儿的大舅妈打电话来,要我们去玩。我说:好。便赶紧爬起来,匆忙盥洗后,骑上摩托车,带着妻,来到鸣凤河边儿舅家。落座后一阵寒暄,茶罢,妻及侄儿侄女们便围着牌桌打起“上大人”。我无事,便独去爬鸣凤山。时令虽是早春,但嫩寒之风扑面,春讯乍现,似仍寒山瘦水,枝叶未展,花事未萌。一路行来,游人络绎不绝,有虔诚朝觐的,有为锻炼身体而爬山的,有闲情逸致专事游玩的,而我,也该属于闲逛这一类吧。因天放晴,故游人多,人一多,也会各揣企图,其趣事也就颇多,现将所见略记于下:
  其一仪明岗上听啄木
  行行复行行,爬爬复爬爬,过了财神庙,折转头来,再往上走就是仪明岗了。仪明岗,就像今天摆放在办公楼的入口处的仪表镜,是过去上山走到此处要稍事休息,尔后整肃衣冠,端正仪容,以便朝顶的地方。上得岗来,已是气喘吁吁,微汗湿背,显见得身体大不如前了,便在一块祭坛石上坐下来。刚坐下,就听见面前岩下不远处的密林丛中传来“笃笃笃”的啄木声。嗯,啄木鸟的声音?我心一振,好长时间未听到这么清脆悦耳的“笃笃笃”的啄木声呵。于是,我便静下心来,专事享受这难得的天籁之声。这声音,还是我小时候坐在垭子湾放牛时经常听到的呢。那时候,只要心儿一静下来,就能听到这清脆的啄木声,若是蹑手蹑脚走拢去,还可以看到黑乎乎的害虫从啄木鸟啄出的洞口里爬出来,被啄木鸟吃掉的情景呢。现在,要听到这样悦耳的啄木声,怕是愈来愈难哦。这倒不是说森林害虫越来越少,而是这啄木鸟儿越来越稀罕了呢。不料今天,在这仪明岗上,我又听到了这久违的啄木声,虽然因崖陡林密看不见啄木鸟,只能听到这很有节奏感的啄木声,但我已经觉得很幸运呢,大概是因我现在从事林业工作的缘故吧,我好渴望听到这被冠以“森林卫士”的啄木鸟啄出的“笃笃”声呵。“笃笃笃、笃笃、笃笃笃笃”,在这清脆的啄木声中,我想起了诗人朱庆余的呤《啄木鸟》诗:“叮叮向晚急还稀,啄遍庭槐未音归。终日与君除蠹害,无嗔无事不平飞。”这首诗不仅很详细地描写了啄木鸟的生活习性,而且还把啄木鸟的勤劳、韧性鲜明地表现了出来。告诉人们,啄木鸟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“叮叮向晚,啄遍庭槐”,是为了替人们扫除危害树木的蛀虫,这种品质多么可贵,又多么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和教育呵!
  其二伫立龟蛇二将前
  过了二天门,迎面一块赭红色岩石突兀而立,“鸾凤常鸣”,四个隶书大字镶嵌在巨大的岩石上,字体苍劲浑厚、端庄得体,应该出自名家之手。转过巨石,再向上攀登十多级石阶,回头看时,真武大帝的龟蛇二将便映入眼底。你看,龟头高昂,给人一种阳刚之美;蛇首低俯,似欲将龟头一口吞下。说起这龟蛇二将,还有些来头呢。一说是龟蛇二将因原身是水、火二魔王,故又叫做“水、火二将”,道教称真武大帝为净乐国王太子,且是元始和玉皇化身,龟蛇则是被真武收服的魔王所化,民间从此有龟蛇二将之说法;还有一说是:龟蛇二将是真武大帝的脏腑,也就是肚子和肠子变化而成的。真武大帝当年修行时,不食五谷,把肚子和肠子饿得直闹腾,闹得真武大帝心烦,便索性将其掏出来扔在脚下。后来真武大帝成仙后,这肠子和肚子沾了灵气,变成龟蛇二将,成为二天门的把门将军。另外,还有一种说法,就是称这龟蛇石为“和合石”,不信你看,踏进二天门,迎面一望,一对紫石和合而立,极像一对亲昵无间的夫妻石呢,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是,在这对石头的身边,凡生长的树木都是同根对生,成双成对。再加上它们身后的那一对物件,你能说它们不是的吗?——传说虽然是荒诞的,但有时却能给人以某种启示呢。坐在龟蛇二将旁的石阶上,喘气歇息之间,到让我想起当年陪一位作家上山游玩时,走到龟蛇二将前,当我介绍完这个景点时,他冷不丁地指着垂下的蛇首说:“嗯,看它垂头丧气的样子,我就心烦呢。”我说“为什么?”他说:“它是我们男人的悲哀呵!”我知道他是另有所指,但仍让我感觉有点茫然。
  其三老龙头上祭雨灵
  进了三天门,便是道人们活动的场所。顺着右手转过去,穿过道场,走进祈雨门,便是老龙头,也即上龙头香、祈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的地方。听老辈人说,上龙头香时心要特诚,否则不仅不会祈祷来风调雨顺,还会掉进万丈深渊,因为龙头翘首高昂在悬崖之上。先前,连接过殿与龙头之间的是一块长石板,石板中间顶着一根石柱,其形状有点相似于我们现在小学生骑坐的翘翘板。上香人必须一步踩在石板正中,否则踩偏了就会落入龙头下面的深谷之中,跌得粉身碎骨。如今,为了游客安全起见,把石板拿掉了,将老龙头与过殿用砖和水泥连接起来,并安装了护栏,香客可以大大方方走过去敬香祭拜呢。过去,妻在家种田时,每年的正月十五,我都要上趟鸣凤山,径自来到老龙头烧龙头香,企盼一年里四季风调雨顺,还真灵呢,那些年种田,年年丰收,很少遇到旱涝虫灾。后来不种田,也就来的稀疏了。今天,正好是农历二月二,也是传说中的“龙抬头”,我在金顶下面的服务部买了香纸和鞭炮,来到龙头香前,虔诚的跪下,面向龙头,心中默默祷告,祈求老天爷降雨,以缓解当前的旱情。祷告完毕,依次上香、烧纸、燃放鞭炮。谁知鞭炮尚未响完,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。我心里一阵窃喜,想到人们常说,心诚则灵,这不,还真灵哦!
  其四金顶巧遇求签人
  大凡有神仙的地方,必有寺庙或者是宫观,而且在寺庙宫观之上,几乎必有金顶。据我所游览过的名山大川而言,武当山有金顶,泰山有金顶,峨眉山亦有金顶。鸣凤山虽然算不得名山大川,但在荆楚大地上,还是很有名气的呢。这名气来源于两点:一是鸣凤山的老爷特别灵,即真武大帝祖师爷很灵验,尤其在荆沙一带,信众特多,每年的三月三鸣凤山开山门时,荆沙一带老百姓便整村整村的包班车到鸣凤山朝觐祖师爷,祈求祖师爷保佑一年平平安安,据说还真灵呢。远的传说不讲了,98年长江发大水时,同在江汉平原里的两个村,一个村每家的当家人跟着村长到鸣凤山朝觐,当年夏天的特大洪水就没有被淹,而旁边的村没有来鸣凤山朝觐,就被洪水淹没了,据说还被淹死了几十人。自那后,鸣凤山的香火更盛了。二是鸣凤山的道人算命特准,什么崔道长啊,温道长啊,吴道长啊,袁道长啊……还被传说的神乎其神呢;说省城里某要员是个处长,上鸣凤山请崔道长算算官场运气,崔道长掐指一算,说回去后不出半年,就会升为厅长,这人还不信,认为自己是个处长,升厅长还差几级呢,便一笑了之。回去后没几天,就被提拔为副厅长,在副厅长位置上还没有坐热乎,转过年来就因为班子调整,被正式任命为厅长了,你说准不准哦。还说京城里某国家局里一个司长,在鸣凤山游玩时,别人怂恿他算一命,他半推半就的坐到吴道长面前,道长问了生辰八字,然后闭目掐指咕哝了几句,睁开眼睛对他说:下半年你们局就会升格为部,你会被提升为副部长哦。这司长还不信,说你算对了,我明年就来还愿。回去后不到三个月,国家局果然升格为部,这司长也被提职为副部长,第二年他果然不负诺言,亲自上山还愿,捐赠了数目可观的香火钱呢——这些都是往事了。
  上完龙头香,在微微细雨中,我走进了金顶大殿,大殿内庄严肃穆,真武大帝威严地端坐在法台上。在香烟缭绕中,我虔诚地上香,磕头,丢香火钱,伴着阵阵清脆的铜磬声,做完了这一切。我正准备走出殿门的时候,迎面走进两位香客,我抬头一看,呵呵,其中的一位是我从前的老上级,现在市辖的某区主政一方呢,另一位有点面生。我走上前去,握手,问好,一阵寒暄过后,知道了他的来意,我便推托说山下有人等着,就不陪他了。说完,便很自觉地退出大殿,向山下走去。我知道“为尊者讳”这句话的含义,但走在路上时,倒让我想起了李商隐吟《贾谊》那首诗里的“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”的诗句来,似乎有点相像,又有点不像呢。
  下山了,沾了点仙气,倒觉得一身轻松。诗是写过了,就来段文字,以记此游吧!
公众号二维码

 鸣凤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,省级风景名胜区,位于湖北省远安县城西3.5公里处,是目前县域首要开发景区。

公众号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©2021 湖北宜昌鸣凤山风景区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宜昌 鄂ICP备1801999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