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道教景点故事记
- 分类:道教经典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1-24 09:44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道教文化源远流长,从黄帝算起,有4700多年的历史;从春秋李耳算起,约有2500年历史;从东汉张道陵算起,有1800多年历史。黄帝成了道教始祖,张道陵成了道教的教祖,以“天师”之名义世袭了天师道以及后来的正一道派,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。所以鲁迅先生说了一句不褒不贬的大实话“中国文化之根柢全在道教”当然这不一定是指初创时期的道教,确切地说当是指兼收并蓄以后的道教。
道教景点故事记
【概要描述】道教文化源远流长,从黄帝算起,有4700多年的历史;从春秋李耳算起,约有2500年历史;从东汉张道陵算起,有1800多年历史。黄帝成了道教始祖,张道陵成了道教的教祖,以“天师”之名义世袭了天师道以及后来的正一道派,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。所以鲁迅先生说了一句不褒不贬的大实话“中国文化之根柢全在道教”当然这不一定是指初创时期的道教,确切地说当是指兼收并蓄以后的道教。
- 分类:道教经典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1-24 09:44
- 访问量:
详情
道教文化源远流长,从黄帝算起,有4700多年的历史;从春秋李耳算起,约有2500年历史;从东汉张道陵算起,有1800多年历史。黄帝成了道教始祖,张道陵成了道教的教祖,以“天师”之名义世袭了天师道以及后来的正一道派,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。所以鲁迅先生说了一句不褒不贬的大实话“中国文化之根柢全在道教”当然这不一定是指初创时期的道教,确切地说当是指兼收并蓄以后的道教。
道教以修心养性为目标,以修炼得道成仙为最高境界,以度人为己任。历代高道为了寻找合适的修炼场所,他们不避万里遐征,攀援历险,忍饥耐寒,栉风沐雨,以求性灵为宗旨,以躯命为代价,寻奇探幽,找不到理想之地决不罢休。他们爬山涉水,寒暑易节,逗留之地成了今天的旅游景点;当年沟壑山巅,曲水流觞的优美景点被人们选为通天胜境,为今天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;他们点化凡人成仙的地方更是今天的游客梦寐以求的去处,幻想到那里能得到一点仙气。
故事(1)赶山鞭
鹿邑城东门里边有一座老君台,三丈九尺多高,从下往上,要经三十三层台阶才能爬到台顶。台上有一座老子庙,在苍松翠柏衬托下,古色古色。老子像两边有两副对联--上联:一片碧波飞白鹭;下联--半空紫气下青牛。这里每一样古物都有一个故事,最有趣味要算老子庙前的赶山鞭。这是一根碗口粗的大铁柱子,它深埋在地下,露在地面上的那一部分,有三尺多长,一个人可以晃动,但十个人也拔不出来。
这赶山鞭和老君山怎样来的呢?故事全在老子身上。
老子五十多岁的时候,常在苦县东门里边宣传自己的主张。苦县县城离他的家乡曲仁里只有十来里路,他每次从县城回家,总要从隐阳山下路过。这座山原来没有名字,因为它很高,山尖子插到云彩眼儿里,把太阳隐着了,所以人们就给也起名隐阳山。这隐阳山北面因为不见太阳,经常冰天雪地,北风尖叫,走路的人从这里经过,身穿皮棉裤皮袄还不耽误冻得上牙跟下牙打架,招呼不好就能冻倒这里,山坡上树林里,常有凶猛的野兽出来伤人;山南面,太阳晒得火辣辣的,热得五谷不长,走路人喘不过气来,弄不好就有烤死在这里的危险,山坡上的草棵里常有毒蛇出来咬人。老百姓恨死这座山。老子每次从这里走过,总要对山嘟哝一阵:“隐阳山哪隐阳山,你给人造的罪太大了,我恨不能一鞭把你打下去!”
后来老子离开家乡,到秦国讲学去了,说也奇怪,他刚一走,苦县东门里国他讲学的地方一下塌陷下去了,原来那片青青的草地变成了水清见底的绿湖,湖里长出磨盘一样大的藕叶和各种不同彩色的荷花,湖当中留有一片长着松柏的干地。
再说老子到秦国讲学已经一个多月了,这时候他的青牛已经驮着他飞过了函谷关,使他变成了仙体。一天夜里,他的青牛的两眼金光一闪,突然对主人说起话来:“先生,你到这来一个多月了,也不讲回家的事,别忘了家乡百姓正在受着隐阳山带来的痛苦呀!”
老子说:“牛呀,我的老伙记呀,以你说我该咋办哩?”
牛说:“今天夜里,你该回去看看啦。”
“好,”老子听出了青牛的话音,就跳上牛背,说:“那就劳累你跑一趟啦。”
青牛“哞”地一声,脚下生起一朵祥云,驮起老子,飘到半空,一抹头朝东,尾巴一拧,一溜火星子往苦县方向飞去了。
下一个:
道教故事之三大盗的大道理
下一个:
道教故事之三大盗的大道理
©2021 湖北宜昌鸣凤山风景区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宜昌 鄂ICP备1801999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