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
- 分类:道教经典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1-24 09:41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以“五斗米道”和“太平道”为代表。东汉末年,即东汉顺帝时(126—144),在蜀中鹤鸣山(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),张陵(又称张道陵)倡导五斗米道,因信徒人教必须交五斗米,故名之。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,奉老子为教主,以《老子五千文》为主要经典,并亲自作《老子想尔注》解释《老子五千文》。因老子宣扬“道”,所以“五斗米道”即为早期的道教。后来,倡导道教的张陵,被称为张天师,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。稍后的张
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
【概要描述】以“五斗米道”和“太平道”为代表。东汉末年,即东汉顺帝时(126—144),在蜀中鹤鸣山(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),张陵(又称张道陵)倡导五斗米道,因信徒人教必须交五斗米,故名之。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,奉老子为教主,以《老子五千文》为主要经典,并亲自作《老子想尔注》解释《老子五千文》。因老子宣扬“道”,所以“五斗米道”即为早期的道教。后来,倡导道教的张陵,被称为张天师,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。稍后的张
- 分类:道教经典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1-24 09:41
- 访问量:
详情
(一)原始道教阶段
以“五斗米道”和“太平道”为代表。东汉末年,即东汉顺帝时(126—144),在蜀中鹤鸣山(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),张陵(又称张道陵)倡导五斗米道,因信徒人教必须交五斗米,故名之。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,奉老子为教主,以《老子五千文》为主要经典,并亲自作《老子想尔注》解释《老子五千文》。因老子宣扬“道”,所以“五斗米道”即为早期的道教。后来,倡导道教的张陵,被称为张天师,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。稍后的张角创《太平道》,也属于早期道教。圣才学习网
(二)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
以东晋道士葛洪、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、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、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。
(三)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
金元以来至今,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。
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。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。全真道以(道经)《道德经》、(佛经)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和(儒经)《孝经》为主要经典,主张道、佛、儒三教合一。在修行方法上,重内丹修炼,不尚符篆,不事黄白之术(冶炼金银之术),以修身养性为正道。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,不得蓄妻室,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。全真道仿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,各地全真道士云游至全真十方丛林,均可栖息学道。在元代,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,其中以长春子邱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,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。
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1304年)授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“正一教主,主领三山符篆”。三山符箓,指江南的龙虎山(正一派本山)、閤皂山(灵宝派本山)和茅山(上清派本山)等以符篆为主的道教三大宗。正一道的形成,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,统归龙虎山天师府的领导,并以此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。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,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(画符念咒,驱鬼降妖,祈福禳灾),奉持的主要经典为《正一经》。道士可以有家室,可不出家,不住宫观,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。
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,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。
上一个:
道观的主要殿堂
下一个:
无
上一个:
道观的主要殿堂
下一个:
无
©2021 湖北宜昌鸣凤山风景区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宜昌 鄂ICP备18019993号-1